独乐园
联系我们

司马先生:135-9201-8857
李先生:132-1353-0276
司马先生:135-9208-0011
邮箱:550521164@qq.com
座机:
销售专线:
地址:洛阳市洛龙区

新闻中心
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新闻中心

司马光与宜阳 文/李振杰 诵/宋春献

作者: 发布时间:2022-06-23 浏览次数:958
打印 收藏 关闭
字体【
视力保护色

  司马光与宜阳

  司马光(1019年-1086年),字君实,号迂叟,陕州夏县涑水(今山西夏县)人,世称涑水先生。北宋政治家、史学家、文学家。

  谈到司马光,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《资治通鉴》和“司马光砸缸”的故事了。

  《资治通鉴》是司马光退居洛阳十五年编撰的史学巨著,是我国***大的一部编年史,全书共二百九十四卷,通贯古今,上起战国初期的韩、赵、魏三家分晋(公元前403年),下迄五代末年赵匡胤灭后周以前(公元959年),凡一千三百六十二年。对后世影响巨大,自成书以来,历代帝王将相、文人骚客、各界要人争读不止,点评批注者不胜枚举。作为历代君王的教科书,名不虚传。就连我们的一代伟人毛泽东,对《资治通鉴》也是爱不释手,相伴一生。毛泽东晚年曾对人讲,他将《资治通鉴》读过十七遍。据毛泽东的护士孟锦云回忆,毛泽东的床头总是放着一部《资治通鉴》,这是一部被他读破了的书,有不少页都用透明胶布贴着,这部书上不知留下了他多少次阅读的印迹。如今,一部线装本《资治通鉴》仍静静地放在中南海毛泽东的故居《资治通鉴》伴随毛泽东走过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。

  “司马光砸缸”的故事更是妇孺皆知,流传千年。

  说到“司马光砸缸”的故事,宜阳城西十五里的灵山寺与司马光也颇有渊源。灵山寺又名报忠寺、报恩寺,位于灵山北麓的半山腰处,寺院东侧有凤凰泉,凤凰泉水经一暗渠引入寺院之内。寺院之内的入水口设于大雄宝殿前台的东侧。泉水进入寺院后,首先流入一个埋于地下的水缸之中,然后又从水缸中流出,沿前台东侧的水渠流入前台北侧的许愿池中,后又沿寺院西厢房前的水渠向北流出寺院。之所以在此置一水缸,乃是因为司马光曾常来灵山游玩,也因为广为流传的“司马光砸缸”的故事,为了纪念司马光而特意设置。

image.png

  司马光在灵山游玩时有诗两首,一首是《灵山寺流泉》:

  去寺犹一里,隔林闻水声。

  安知乘兴客,山下远相迎。

  司马光因为和王安石政见不和,于熙宁四年(公元1071年)上书请求任职西京留司御史台,退居洛阳,以书局自随,继续编撰《通鉴》,时间长达十五年之久。

  初到洛阳,司马光和邵雍交往甚密,友谊深厚。邵雍喜欢宜阳,他在宜阳有两处庄园,一处在宜阳的牌窑和洛阳的延秋处,(现为香鹿山镇牌窑村下属的一个自然村邵窑)。这处庄园是邵雍的学生和好友为他购买的土地,用以维持邵雍的日常生活。一处在神林山,即神峪山(也就是现在的宜阳县城西南电视转播台附近)。邵雍曾有《谢寿安县惠神林山牒》记之:

  西南有山高崔嵬,乱峰围绕如蓬莱。

  中间有地可容足,泉甘木茂无尘埃。

  诸君之意一何厚,协谋判给如风雷。

  天津八月水波定,便可乘槎观一回。

  这里风景优美,司马光也常来游玩。司马光曾有《游神林谷寄邵尧夫》记之:

  山人有山未尝游,俗客远来仍久留。

  白云满眼望不见,可惜宜阳一片秋。

  邵雍随后有诗《答司马君实端明游寿安神林》作答:

  占得幽栖一片山,都离尘世利名间。

  四时分定所游处,不为移文便往还。

image.png

  从神林山向北可以沿大鸡冠山(即司马光在《神林谷二首》中的“鸡帻奇峰”)西麓从八里堂村下山,此处向西三里就是唐代有名四座石桥之一的永济桥,再向西二、三里就到了灵山。一日,司马光从神林山下来后,本要东归,但突然想去灵山游玩,就掉转马头向西去了灵山。司马光还写了一首长诗《灵山寺》记之:

  神林兴尽谋早归,草间露悒行径微。

  忽思灵山去不远,马首欲东还向西。

  垂鞭纵辔寻山足,洛水逶迤过数曲。

  渐闻林下飞泉鸣,未到已觉神骨清。

  入门拂去衣上土,先爱娑罗阴满庭。

  庭下双渠走清澈,罗縠成纹日光彻。

  寒声淅沥入肝髓,乱影飘萧动毛发。

  寺僧引我观泉源,堂东周回百步宽。

  碧玻璃色湛无底,想像必有虬龙蟠。

  泉南高山名凤翅,宛转抱泉张远势。

  岸旁修竹逾万杆,飒飒长含风雨气。

  寺门下望情豁然,桑柘纷披满一川。

  嵩高女几列左右,王屋太行来掌前。

  背为孔氏悬泉庄,岩洞犹存荆棘荒。

  到今其下多怪石,熊蹲豹护争轩昂。

  嗟予归来苦不早,汨没朝市行欲老。

  扪萝蹑履须数游,筋力支离难自保。

  此外,司马光还写了《永济渡二首》来记述永济桥附近的美景:

  洛河寒可彻,长汀柳飞叶。

  节物先无期,自与尔怀惬。

  清波见白鸥,静林闻啄木。

  泉细入平沙,云闲出幽谷。

  之后,司马还有两首诗来描写神林谷的美景,即《神林谷二首》:

  石下泉声蔓草深,石上露浓苍藓遍。

  山禽惊起飞且鸣,叶坠空林人不见。

  鸡帻奇峰云外横,青壁千寻不可上。

  却羡樵儿轻险锽,腰绳操斧常来往。

  站在神林山巅,北望,洛河如一条玉带从山前流过,向东穿过宜阳县城流向远方。南望是连绵不绝的熊耳山脉,西北方向,灵山各峰,近在眼前,东望是苍翠的锦屏诸峰。山青水碧,鸡冠山顶,山石嵯峨,南北横亘,势如鸡冠,险不可攀。邵雍在这里种有牡丹、竹子、樱桃等。其在《初夏闲吟》中对神林谷庄园的美景和物产进行了记述:

  牡丹谢后紫樱熟,芍药开时斑笋生。

  林下一般闲富贵,何尝更肯让公卿。

  美景如此,司马光也对此产生了依恋,就在神林山的东边山下,叠石溪畔购买了一所庄园,作为游玩时的休息之所,与邵雍作起了邻居。邵雍的儿子邵伯温在《邵氏闻见录》中曾有记载,称司马光:“多游寿安山,买瓷窑畔为休息之地。”瓷窑畔即现在叠石溪与藻河交汇之处的二里庙村,此处是宋瓷官窑遗址。村旁有一小道可直抵神林山顶。司马光也有《新买叠石溪庄再用前韵招景仁》记之:

  一溪清水珮声寒,两岸莓苔锦绣斑。

  三径谁来卜邻居,千峰我已作家山。

  鹿裘藜杖偏宜老,紫陌红尘不称闲。

  早挈琴书远相就,放歌烂醉白云间。

  此诗题目中的景仁,即范镇,是司马光的同年至交,两人约定好范镇退休后移居洛阳的,但范镇却食言移居到了许昌,司马光对此耿耿与怀,范镇就常常到洛阳来看望和陪伴司马光。因此两人常结伴到宜阳游玩,***直接的见证就是司马光的《和景仁游寿安》:

  宜阳城下作游人,都为衣冠不系身。

  众窍怒号成地籁,也胜终日在红尘。

  此外,司马光还有《叠石溪二首》,记述在叠石溪的美好时光:

  道旁行采药,石底卧题名。

  野老相迎拜,溪童乍见惊。

  山鸟对人饮,山蝉笑我狂。

  归时兴未尽,不得看夕阳。

  宜阳的美景,深得司马光的喜欢。还有一处美景,也留下了司马光的足迹,那就是位于宜阳县城东南的金牙山下的喷玉泉。

image.png

  金牙山西接锦屏山,东邻寿安山,山下有一冲,名为龙王冲,四周山石如绝壁高耸,悬崖之上有一飞瀑直泻潭中,势若飞泉,有连珠不绝之状,号曰“喷玉泉”。现冬春季节少雨,此处仅有极细的一线流水注入崖下潭中,夏季雨量丰沛时,瀑布如飞练直泻深潭,飞湍流瀑,甚是壮观。此处为古宜阳八景之一的“龙湫喷玉”。潭左有噀酒龙王庙,世传为汉栾巴之祠。《列仙传》云:“东汉栾巴为尚书,正朝大会,巴乃含酒望西南噀之,帝问其故,答曰:‘成都失火,臣已救之。’帝使人验其言。答:‘正旦失火,雨自东北来,火乃息,雨皆含酒气。’”因此,称栾巴为“噀酒龙王”。

image.png

  司马光游览此地,曾著诗《题喷玉泉》记之:

  千尺崖头一派清,古今不绝附峥嵘。

  长风卷起散岩壑,此日方知喷玉名。

  此后,司马光常来游玩,还曾著有《游喷玉泉二首》:

  惊风动地起,游客望山行。

  若待佳辰去,应无好事名。

  万木吼穷谷,驽骀屹不前。

  犹胜忘尘客,伫立九衢前。

  司马光还有一首《喷玉泉》,详细记述了此处的秀美风光:

  苍崖双起秋云齐,乱峰迸出如攒犀。

  石棱涩不容马蹄,下马步入荆榛蹊。

  瀑泉沃雪拖白霓,落潭横引成清溪。

  老木长藤咫尺迷,兴阑欲出忘东西。

  司马光退居洛阳十五年,远离政治中心,不用再去想京师之中的那种黑暗和互相倾轧的事情,而宜阳的山山水水,也抚慰了这个忧国忧民的老臣那颗疲惫的心。寄情山水,心静神安,使司马光***终在洛阳顺利完成了《资治通鉴》的编修工作,为我们留下了这部通贯古今的编年通史,虽历千年,仍熠熠夺目。

  作者简介

  李振杰,河南宜阳人,河南金晖律师事务所律师,文学爱好者。联系电话:18137739175。

image.png

  朗读者简介

  宋春献,男,生于1963年4月,籍贯洛阳嵩县,现在浙江省台州市中医院,儿科主任。喜爱诵读、合唱,以声音抒发情怀,感恩社会。

image.png

0

司马先生:135-9201-8857
李先生:132-1353-0276

司马先生:135-9208-0011
邮箱:550521164@qq.com

销售专线:
地址:洛阳市洛龙区